歡迎訂閱 健康一點靈 新聞推播。

請點選「訂閱」後,再點擊「允許」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!

分享

你知道嗎?心跳如果每分鐘少跳30下,很有可能是「它」在作怪!

今年23歲的徐先生身高132公分、體重僅25公斤,日前因走路容易喘,加上心跳每分鐘只有20至30下,比一般標準的60下少了整整30下。醫師確診為「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斷」,建議置放心律調節器,醫療團隊經過一個月的障礙排除,隊於4月中成功為徐先生置放心律調節器,手術時間不到3小時,傷口僅3公分且術後恢復良好。

 

心跳緩慢 全因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斷

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張懷仁表示,「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斷」是造成徐先生心跳緩慢的主因,徐先生患有先天性罕見疾病畢耳氏症候群(Beals Syndrome),是一種結締組織異常的遺傳性疾病,導致生長發育遲緩,並伴隨心血管方面的併發症,因此徐先生雖然已經23歲,卻只有25公斤、132公分。
 


為了讓徐先生在最安全的情況下執行手術,張懷仁醫師與醫療團隊近一個月的沙盤推演,多方考量。一般心律調節器的置放,只需施行局部麻醉,考量徐先生的身體狀況,張懷仁醫師與麻醉科合作,讓徐先生在全身麻醉的情況下裝置心律調節器。四月中旬,花蓮慈院醫療團隊成功為徐先生完成心臟節律器置放,徐先生隔天就轉出加護病房,在普通病房觀察四天後就順利出院,住院期間還增胖了2公斤。

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斷常見於70歲以上

徐先生說,接受心律調節器置放前,早上起床、走路的時候,都會很喘很不舒服,運動量也越來越少。感恩花蓮慈院醫療團隊,讓他重拾健康心跳,恢復正常生活作息。張懷仁醫師提醒,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斷常見於70歲以上的長者,若沒有儘早接受適當的治療,易因導致心臟衰竭而影響生活品質,嚴重者會致命。徐先生裝置的雙腔型人工心律調節器,電池壽命可達8至12年,每年需固定回心律調節器特別門診追蹤,檢查電線功能和電池剩餘電量。

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。未經同意請勿轉載。看更多請至《優活健康網

{DM_AfterContent}
Reference:優活健康網

精選好文

{DM_BeforeComment}

推薦文章